Friday, June 23, 2006

Jason好介紹@湖舟

湖舟壽司‧小料理
地址:銅鑼灣渣甸街渣甸中心10樓
電話:3580-8928 

事實上這天相當不愉快,前一晚開始皮膚又轉差。乘地鐵時面上更冒出紅點來,早上想看醫生但姑娘說太多人,不肯加插安排我等候。到銅鑼灣又因言語上誤會和老公捉迷藏了一會。脾氣急燥的我,見到老公即當街當巷大發脾氣又哭又鬧。各位女士請不要犯同樣錯誤,在公眾場合發難的女士是最醜陋可佈的

但老公還是滿有耐性愛心的開解小頭,以德報怨的帶我來吃好東西!

一向到湖舟的前身袖山都只會點特上壽司,看了Jason的好介紹,知道鐵火丼用的是拖羅,於是和老公各自點一客。到7月14日為止,我在湖舟吃了三次鐵火丼︰
  1. 6月24日中午︰一碗鋪滿中鮪腩的丼,中鮪腩質素不俗,沒有惱人的筋,美中不足的是有兩片未完全解凍,入口冰牙齒(我有敏感牙齒)且魚肉還在冒血水。
  2. 6月25日晚︰心有不甘,看網友所言晚上有大鮪腩,而且只貴$20,再接再厲。但是‥這晚上還是給我中鮪腩,更可惡的是份量好像還比24日中午少了些
  3. 7月8日中午︰本想到壽司廣,但因天扶良裝修,兩店的客人都擠在一起,要二時多才有位,於是又再到此。這天小頭又點鐵火丼(死心不息),而老公已經重投特上壽司的懷抱 — 結果是早知跟老公。咱們夫婦間很詭異的定律 — 百分之八十的時候,老公點的東西較好吃,雖然我常不信邪的想打破這定律,可是通常會後悔!這天給我的是‥‥吞拿魚,其中有幾片是特別的吞拿魚,小頭見識淺薄不知是什麼部位但入口是有點不同,外觀較鮮血紅,肉味香又有嚼勁,但也是未解凍完,出了很多血水呢。影響賣相之餘,血水流入飯裡也影響味道喎!
運氣比不上Jason,老是吃不到那大鮪腩作的鐵火丼!
老公的特上壽司則保持水準,不同的是牛肉是生的。生牛肉肉味濃郁,很鮮美,和火炙的各有千秋。

Wednesday, June 21, 2006

餞別@鏞記酒家

鏞記酒家 Yung Kee Restaurant
地址:中環威靈頓街32-40號
電話:2522-1624
http://www.yungkee.com.hk/

單位領導人因私人理由離職,一班同事在此為她餞別。其實小頭不太想安排這頓晚宴 - 單位領導人是位很好的上司,工作上表現出色,而且很關心下屬,真捨不得她走

一行17人,訂了一間房在4樓。訂房間有最低消費,請店方寫了一圍菜,連茶介小費剛好是最低消費﹕
特式小碟(椒鹽參扣,松子雲霧肉,水晶石榴包,懷舊紮蹄,金鑲豆腐,香麻海蜇)
金牌燒鵝
鮮蓮冬瓜盅
禮雲子琵琶蝦
蒜茸莧菜
百合蜜豆帶子
靈峰翠疊
清蒸海東星斑
荷葉飯,腿汁伊麵,鴛鴦美點(馬拉盞、芝麻煎堆),鮮果盤。

鏞記有名的溏心皮蛋,一點也不澀 ,和酸薑是絕配。服務生說配紅酒也一流。


椒鹽參扣惹味爽脆又不油膩。 水晶石榴包是潮州菜石榴雞/石榴蝦的袖珍版,蛋白煎成薄皮,包著鮮肉,波子般大小,一口一粒,味道不俗。

松子雲霧肉 (1999年國際美食大賞金獎),據聞腩肉先以雲霧茶浸去肥膩,再用醬汁滷至入味,然後煙熏,十分花工夫,但入口甜美甘香,完全不覺肥膩 。


懷舊紮蹄(2002年香港美食之最大賞至高榮譽金奬) - 材料有原隻豬手和豬的脷底肉。先將豬手起肉和起骨,混入豬的脷底肉,加入玫瑰露酒和鹵水一同醃製,把豬肉鑲入起了肉的豬手內,用鹵水汁煮熟。弄一隻豬手需約少兩個小時,因此這道菜一定要預訂。Well,雖則功序繁複大有來頭,入口也有玫瑰酒香,但每人只可吃到薄薄的一片(當然刀功是十分上乘),嚐不到很驚為天人難忘的味道,可能我唔識食。


燒鵝 ($360一隻) - 老實說我較愛吃此店的燻雞,但來鏞記不點燒鵝,恐怕被人柴台。意外地這天的燒鵝雖然是冰鮮貨,反比上一次來吃的新鮮貨好吃!又証明小頭不是食家!


據資深食友說,此店的燒鵝不會吊起風乾後才燒烤,所以皮不 脆,但肉汁也因此沒有流失,肉質會較結實,肉味也較濃。

冬瓜盅 - 清甜清暑,正好在一輪味道濃郁的菜式之後清一清腸胃。其中一位同事是帝苑軒常客,她說這道比帝苑軒做得更好,而她翌日即與家人訂座在週末再來鏞記安歌。


禮雲子琵琶蝦(2001年香港美食之最大賞至高榮譽金奬) - 來頭勁,索價$42一隻 中蝦開邊留尾釀入禮雲子(鹹淡水交界的蟛蜞)蟹羔,每隻鮮蝦均釀上約30隻蟛蜞蟹羔,先經冷藏再炸至僅熟。

蝦是很新鮮爽脆,但我不太嚐到禮雲子的味道,咬開中蝦也只見很少禮雲子噃!似乎聞名不如見面。


本應是XO醬炒帶子,因為單位領導人不吃辣所以改成百合蜜豆炒帶子。據同事說XO醬(檯上有一小碟,外賣售$180一樽)很香辣惹味。帶子大塊頭又鮮味。百合蜜豆也是好配合,吃多些蔬菜嘛,反正小頭的皮膚毛病不能吃辣。


靈峰翠叠(1991年香港食品節白金奬) 

甘健成先生曾在報章介紹此菜:冬菇原隻順時針方向剪成圈條狀,拍生粉炸香,再以蜜糖兜炒,形似炸鱔。冬菇腳以江瑤柱水蒸腍,拆絲掠乾,慢火炸,大家又以為是瑤柱絲。中國茄子切段走油煨透。日本茄子切片拉嫩油稍煨。芥膽釀入蝦膠蟹黃蒸熟。大紅蟹蒸熟拆肉。

最後,中國茄子置碟中圍圈,淋蟹肉如雪,內藏冬菇絲堆如靈峰,外圍排列日本茄子及釀芥膽如翠叠。最後淋上湯薄芡,灑入冬菇腳絲。構圖如中國山水畫,什有氣勢,此道菜上檯時大家都不禁發出一聲讚嘆。按此看全相 - 可惜手震模糊不清。


蟹肉和茄子味清淡但不失鮮美,特別要提中間的蜜糖炒炸冬菇好好味,菇味濃郁,但要快點吃,腍了不脆就較失色。


東星斑 - 體面菜,沒有驚喜。我老實不客氣的吃了嫩滑的半邊面珠肉



荷葉飯,腿汁伊麵 - 飽肚之選,味道不錯。



甜點迷你馬拉盞和迷你芝麻煎堆都很美味,甜味適中,連不嗜甜的我也捧場。

做這次搞手都有壓力,怕不好吃令大家失望 - 鏞記大名鼎鼎,大家有一定期望,但在網上也有不少食評說它不外如是。

去年曾跟Openrice在此飯叙,印象不錯才膽粗粗下決定。幸好這次大家一致好評,我也覺得菜式有特色,整體水準高,環境和招呼良好,價錢合理物有所值 - 以這價錢好過去食自助餐多多倍。

另一壓力是 - 大家要等我拍照後才可起筷,多謝大家包涵。壓力下拍得麻麻,white balance和燈光好像也不對,唯有事後執相。

晚飯有免費代客泊車。

題外話一 — 某星期五致電鏞記談論菜單,等某經理來時,聽到服務生們說﹕今年市道不錯,今晚一圍三萬,一圍五萬(幾豪喎,相比下我們這圍好濕碎 ) ...是發展局...(吓,旅發局還是貿發局?!作為一個納稅人我嚴重反對這種奢華的支出)

題外話二 — 同事說去鏞記食飯坐愈高層數的招呼和食物質素愈好,信不信由你。飲食男女解構鏞記四層樓說:
地下:坐地下的客人多是普通白領,吃得簡易如炒粉麵都慣性坐這裡。有六張枱供搭枱之用。
二、三樓:多銀行家或律師等專業人士,多是消費較貴的小菜。熟客有鄭裕彤、法律界的梁家傑等。
四樓:由鏞記旁的門口乘電梯而上,有四間貴賓房,政府高官愛坐房。房外有六張散枱,好彩坐那裡的話見到名人機會極高。
不過這晚可沒見到什麼達官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