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28, 2007

囍宴品味

囍宴廚藝的余健志先生的新店,新派中菜,以較廉宜的價錢可以不用預約,無人數限制的嚐一些囍宴的招牌菜。

芥末胡麻醬伴日本溫室蕃茄:
白鑊炒香一杯日本芝麻至香氣散發,把白芝麻磨成幼滑芝麻茸,加入半杯橄欖油拌勻,用篩濾去幻粒。濾過的芝麻糊加入 1/4 杯白醋,3 湯匙黑糖,1/3 茶匙鹽,1又1/2茶匙青芥辣和 1 個蛋黃拌勻成芥末胡麻醬。

日本溫室蕃茄在滾水中泡 15-20 秒至表皮起皺,撈起浸冰水,去皮,冷凍備用。吃之前取蕃茄切開,澆上芥末胡麻醬即成。

溫室茄甜,胡麻醬香滑,點點芥末更添冶味。


今年年初在法國里昂舉行的Sirha餐飲業展覽,余先生獲邀作客即場示範,他就選了這道菜 — 口水雞。

鮮雞洗淨瀝乾水分,用少許蜂蜜塗抹於雞腔內。隔水蒸18分鐘後關火, 勿揭蓋,利用餘熱焗10 分鐘,取出待涼,隨意撕成小塊。

粉皮切條,分開,置於盛器內。倒入熱水,把粉皮淥至呈半透明狀。撈起粉皮,凍水過冷河後,瀝乾水分備用。

把粉皮、雞肉和皮蛋置碟上,淋上麻辣汁(醬油 8 湯匙,鎮江醋 2.5 匙,冷開水 4 匙,糖 2 湯匙,花椒粉 1 茶匙,薑蓉、蒜蓉、芫荽碎各 1 湯匙 ,麻油4湯匙,辣酒適量),最後灑上炒芝麻、炒花生、香芹粒。

店方很細心,為照顧不吃辣的客人,辣油可另上。雖然怕辣也點了少許辣油,真有畫龍點睛之妙,辣油帶出了各食材的味道,香、麻、辣加上滑溜的粉皮和雞,在夏天可刺激一下味蕾,提昇食慾。


上湯浸雙蔬 — 溫室豆苗和冬瓜,味道十分清淡。


私房欖豉醬焗比目魚
把欖角 1 杯和豆豉 2/3 杯洗淨,吸乾水份,刴碎。熱鑊下油 1/4 杯,爆香蒜泥 1又 1/2 湯匙、陳皮 1/4 個切幼絲、指天椒 2 至 3 條,再下豆豉欖角碎炒勻,最後下糖 1 湯匙,炒至酥香濃稠即成欖豉醬。

比目魚不算嫩滑,而我覺得欖豉醬的味道未能沁入魚肉。


拉麵 — 湯頭味輕清,不像豬骨,拉麵似乎腍了點,略欠嚼勁。


薑湯漏黃湯圓


餡兒可沒想像中的流沙狀,餡材包括鹹蛋黃、糖冬瓜、炒花生、炒芝麻、椰絲和牛油,引我不其然聯想到甜、膩、膽固醇...和國產零零漆之奪命武器 — 攞你命三千!


黑芝麻冰淇淋真材實料,很重芝麻味,但有點小苦;桂花酒釀荔枝冰淇淋,酒味嫌太霸道且小苦,桂花香味被蓋過,荔枝味欠缺。


價位中上,味道中上,在銅鑼灣區也可一試。余先生的事業發展不錯, 據聞在籌備另一千呎食肆,囍宴的菜是否物有所值?如果你可以創造出一個品牌為市場接受,市場的供求自會有所顯示,而如果需求熱烈證明你成功了,你就是物有所值!









地址: 銅鑼灣霎東街禮頓中心2樓
電話: 2881-6693

Wednesday, June 27, 2007

雙城記之太子鳳城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 — 近母親節期間,好些招牌菜如家鄉桂魚卷、炸蟹鉗、生魚卷、煎藕餅因為工序太繁複,暫停供應,少許遺憾吃不逢時!



乳豬拼生腸 $90/例牌,據說弄乳豬的秘訣是燒前在豬皮上搽上西檸汁,令皮更鬆化也減低油膩。乳豬雖不俗,但我覺得在吃過的乳豬當中,還是新斗記的最好。


鍋貼大明蝦,麵包鬆化,蝦肉結實有鮮味,麵包索了油,少不免有點油膩。


脆皮炸子雞 $180/隻,即點即炸,皮脆肉嫩雞味香濃,轉眼間被各小友吃得一件不留。

 上湯浸莧菜,印象模糊,普普通通。



鵪鶉鬆生菜包,各材料刴的細緻粒粒丁方的,加一點海鮮醬包著生菜同吃,冶味之餘又帶點清爽,一道好菜。




見隣桌點了蜆介鯪魚球,香味直飄過來,令我們忍不住也來一碟,上檯時老覺得沒有隔壁檯那碟的香味那麼誘人,可也算香脆味鮮。


最後來的梅菜扣肉,味道濃淡適中,梅菜汁香甜正合淘飯,可惜肉炆的不夠軟腍,入口帶韌。或許應該在客家菜館點這一道菜。


焗西米布甸,上檯時散發著濃郁的甜香,入口香糯,只是吃完一小碗已十分飽膩。雖然近母親節十分旺場,夥計們都做得喘不過氣來,可是水準還是很高,這就是真功夫了。

地址:旺角彌敦道749號一樓至二樓
電話:2380 7502

雙城記之北角鳳城

It was the best of time — 星期一至六早上九時至十一時落單,大、中、小點都只是 $10,不正是光顧的最好時機!




鳳城酒家的歷史可追溯至 1954 年,當年馮滿師傅在銅鑼灣建立第一家鳳城,1978 年和 1984 年馮滿的徒弟譚氏兄弟分別在北角和太子開分店,而銅鑼灣的老店在 1988 年結業。2002 年譚氏兄弟的師弟趙海峰和何盛標離開北角鳳城,帶同數位北角舊店的師傅在上環自立門戶,徵得譚氏兄弟同意,仍以鳳城為名。熟料後來上環鳳城夥同新光酒樓集團在多處開分店,令譚氏兄弟一度在報章刊登聲明,澄清正宗鳳城只有北角和太子兩家,別無分店。當中恩怨誰是誰非,外人難以判斷,只是說到食物水準,北角和太子店是較其他鳳城好,而太子店又比北角店高出一線。五月份和各小友飯聚太子店,近來 U Magazine 介紹飲茶的好地方,當中提到北角鳳城早市有特價,貪小便宜的小頭於是在上個週末趕在十一時前來飲早茶。

一坐下已大叫不妙:點解張櫈係濕嘅?不是前面濕,也不是後面濕,是旁邊濕!幸而當天穿的褲子是 Nike Dry-fit 料子,在大廳行幾轉已回復乾爽。趕著在十一時前落單,狂風掃落葉的點了一檯子點心。

鮮蝦腐皮卷 — 有腐皮香,但不算很鬆脆。


义燒腸 — 粉皮晶瑩剔透,义燒大大塊但不夠甘香鬆軟。


古法灌湯餃($21)不設特價,一籠有兩大只。滿心期待,小心翼翼的把餃子從鋼片上取下,放入碗中,生怕把餃皮弄破令內裡的湯汁漏出。


一口咬下去:有無搞錯?無湯汁嘅!有的是濃稠芡汁狀的漿糊物體,味道也略鹹。嗚嗚,沒有湯的灌湯餃就像失去靈魂只剩軀殼的行屍走肉。不知是不夠熱還是大菜糕下多了。


酥皮蛋塔,好好味啊,新鮮熱辣,皮鬆化,蛋糊有蛋香質感輕而滑,不甜膩。


爽肚,這個也很好吃,真的很爽脆。


燒賣,也沒難吃的理由。


蝦餃,皮在籠中已破了,一般,倒是真材實料大大只蝦。


鳳城另一名點是上湯粉果,早上只見蒸粉果也來一籠罷。粉皮略厚和韌,還是煎的脆脆蘸上湯吃好。


好大一隻糯米雞,只不過除了大之外沒可取之處,又見到漿糊芡汁,糯米入口黏黏糊糊沒什麼味道,餡兒也像用剩的餸頭餸尾。


地址: 北角渣華道62-68號地下及1樓
電話: 2578-4898


一場來到北角,怎能不帶老公來見識一下 13 座牛雜。牛雜要正午 12 時才開始供應,兩個無聊人唯有在隔壁的新光戲院研究大佬倌的花牌,天花的波波形吊燈消磨時間。


終於等到牛雜出爐,老公也讚這牛雜不錯吃,可我還是覺得晚上的較腍和入味。

Tuesday, June 26, 2007

吐吐氣

如果有位同事,職位比你高級,但不是你的上司,大家的部門也不同,可是每每對你的出品都很多評語,什至其實自己的單位領導人都已經同意無問題,而同事仍有很多「善意」的建議,你會有什麼感覺?

同事基本上不是針對我,她本性如此,對其他人一視同仁,可是次次都大大小小總有東西讓她不順眼要出聲。英文用字文法要改我是心悅誠服,可是連圖片放的高低角度,字的 spacing 、大小等等都有意見提供,同事很主觀很多理論,老是要照她的意思去做,否則很多爭拗,久而久之心裡多少有點不暢快。老實說,設計是很主觀個人的事,每人都有不同的審美尺度嘛,其他同事的出品,大家不時會亙相給意見改善,可是最終決定還是當事人和單位領導人,次次都咁多聲氣,有時自己都會在心中說聲「妖」!兼且想,不如你做埋佢嘞!

妖,連今日個飯盒的义燒都係又乾又韌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