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18, 2007

吃在 Big Apple 之 Peter Luger Steak House

http://www.peterluger.com/

又是一間過百年的老店,蟬聯 zagat survey 紐約最受歡迎的牛排店二十多年。




自家製牛排醬,味道有點酸有點辣,但我覺得搶了牛排的原味,不蘸更好吃。


餐前有數款麵包,這款有不知是洋蔥或是蒜頭粒的最冶味,我忍不住口吃了大半個。


當天特選 prime ribs $15.95,medium rare,肉汁豐富,入口鬆軟。


必吃 porterhouse,這是二人份的,$77.90。Porterhouse 據說是後腰肉,有一塊 T 型骨,脂肪分佈均勻(雖不及和牛的雪花那麼多)。上檯時碟子是燙的,那些牛脂油還吱吱的作響,肉香充沛,不過外表焦黑的有點令人卻步。其實去紐約前曾問住在美國的網友冬冬有沒有好介紹,冬冬介紹了另一網友的遊紐食誌,當時見到這店的炭黑牛排也真的有點十五十六要不要一試!

但來到美國總不能不吃美國牛排,而吃的話又該選一間好的,這麼多好評,應有原因,自己親嚐才可體驗。一塊又大又厚的鮮美牛排,切好一小塊一小塊奉上。外面烤的脆脆,滿是炭燒香,內裡粉嫩,肉汁豐沛。入口甘香濃郁,外脆內腍,肉質好沒有渣滓,果然有獨到之處。

上檯時會用一個小碟墊起一邊

看那些牛的脂油...

注意這店不收信用卡,只收現金,要帶足夠的錢啊!老公這牛魔王對我這推介十分當滿意,覺得物有所值。事實上不論在香港還是去旅行,絕大部份時間都是小頭決定去那裡食飯,一來我常做好資料搜集(雖也不乏跌眼鏡的例子),二來即使是踩了地雷小頭也不會對老公囉囉唆唆(這很重要哪),所以老公是樂得讓我全權作決定^^

餐後奉上久違了的金幣巧克力,但我近幾年只愛吃黑巧克力,這對我來說太甜了。

Wednesday, January 17, 2007

囍點住家菜

今晚去了近來很多雜誌介紹的這家「住家菜」。按我的喜好,光顧後很快寫的店,若不是很喜歡要介紹大家去,就是不喜歡請大家不要上當。那大家猜這是屬於那一類呢?





注意不收信用卡,只收現金。


每日有不同的例湯,$12/碗,$55/煲。


每日招待客人喝不同的茶。


今天是南瓜蕃茄去斑湯,一碗的份量比銅鑼灣的住家菜少很多耶!味道呢還好,有南瓜和蕃茄的清甜,沒有偷工減料。


似乎每晚只有一款魚類,今天是荷香豉汁蒸尖鱭。豉汁調的不錯,荷香味不特出,魚肉入口有點粉粉的,我不愛。


蠔仔肉鬆豆腐煲,味道可以,但嫌那些肉碎太多肥肉粒,這是賣不下味精的住家菜的店子,應以少油健康不膩為原則嘛。


雲耳紅棗蒸雞,嫌下太白粉多了點,蒸出來的汁有些零散的漿糊,而且味道也略重。


其實味道和質素不算很差,但有其他方面我不大滿意。其一是不設電話訂座,如果去到沒有位子呢 — 拿輪候票囉。為什麼不設電話預訂?因為店子面積少,不想客人訂了座 hold 住太多檯! 喂,有很多方法解決喎,例如可以分兩組時間訂座嘛,說清楚吃第一輪要什麼時間買單,又或者人齊才可入座,遲到 xx 分鐘檯子可以讓出給其他人等等。

其二是我們想善用等候的時間先看餐單,預計點些什麼菜,問服務生拿餐單,答案是餐單即將修改,沒有印多些存貨,請到門口出面看貼在木板上的那張 — 可是每一位客人的檯面都鋪一張紙餐單,真的給我一張參考也不行嗎?

其三鄰檯是比我們先入座可是菜比我們出得更遲,客人請服務生跟進,答案是對不起,廚房剛在做一單外賣,略為延誤了時間 — 這是什麼理據,隔壁比我們先入座先點菜,我們的菜更快奉上而他們的因為要做另外的外賣所以遲了!!

飯後沒有甜湯贈送。

質和量都是銅鑼灣的住家菜更優勝,地點對我們來說也不算吸引,我真想不到要再來的理由。

地址:鰂魚涌船塢里16號地下G舖
電話:2960-0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