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15, 2008

佐敦馬拉松接力賽

突然興起去「堂記」,「堂記」粉絲雖然吃了晚飯也豪氣的來參加佐敦馬拉松接力。為免撲空,記得「堂記」只在晚上營業而且休星期天。(photo by 小Q)


這店只賣腸粉和粥,但隔鄰的檔主會經常走來叫賣:煎釀三寶、糯米飯、鹽水雞翅膀。各位檔主也似乎默許食客點不同店子的食物享用。




和「堂記」相鄰有另一小食店和糖水檔,夜了氣氛更熱鬧。(photo by 小Q)


Q頭來一客菜乾鴨腎豬骨粥,菜乾香豬骨大塊肉質腍粥底綿,比北角的「王記糖水」更勝一籌。(photo by 小Q)


來「堂記」當然要吃腸粉,是即點即製的布拉腸粉。只是,這個有點不對勁,皮厚不夠滑不夠熱又不夠薄,難道「頂太豐」事件重演?不過恐怕沒有部長肯只蒸一條給我們鑑賞!(photo by 小Q)


幸好再來的魚片豬肝腸粉收復失地回復水準,晶瑩剔透的腸粉皮,餡兒隱約可見,清鮮的芫茜魚片和爽嫩豬肝是這晚的最佳配對。


緊接著,對「添記」有濃厚興趣的四號選手加入接力,四號選手又來一碗粥一碟燒鴨腸粉,腸粉果然不負所望,似乎也是愈夜愈精彩,客人愈多愈有水準。


住在附近的五號選手加入接力,又來一碗粥一碟燒鴨鮮蝦腸粉。蝦比想像中新鮮,沒腥味之餘也頗爽脆。




最後來一碟牛肉豬肝腸粉結束初賽,牛肉看來很生鮮,沒怎麼烹調過的樣子,不大對我的口味。


之後兵分兩路,長途重量級的挑戰「老趙」吃越南牛肉河粉。湯濃肉嫩,小Q喝了大半碗肉湯但一點也不口渴,真材實料。(photo by 小Q)


其他輕量級選手挑戰「添記法式三文治」,店內賣很多東南亞罐頭食品,但店內電視在播大陸電視台節目,店子的對面正是「老趙越南餐廳」,究竟我們是去了河內抑或是上了深圳呢?


主理人把法包放入焗爐烘的又香又脆,加入嚼肉、肝醬、豬手和腩肉並醋漬蘿蔔絲和青瓜絲,嗜辣的可要求加入切碎的小辣椒(是真的很辣喲,三思而後行,後果自負)。我嘛,就是洒在蘿蔔絲上的胡椒粒已令我嗆著了!

 
兩個多小時的馬拉松接力賽至此飽餐結束,各選手又一次擦新個人紀錄,多謝大家熱烈參與!

堂記腸粉專門店
地址 : 佐敦渡船角文匯街26號文景樓地下C號舖
電話 : 2710 7950

添記法式三文治
地址 : 佐敦渡船角文苑街26號文耀樓地下C號舖
電話 : 2385-7939
營業至晚上十二時

Simplylife Bakery Cafe

太古城內頗新的西式小餐室,餐室還附有麵包部,有各款鹹、甜麵包甜點。


星期天中午的 brunch menu 可選兩道菜和三道菜,前菜可選沙拉或湯,附飲品(沒什麼味道的花茶)。服務生說是日沙拉是紅腰豆沙拉,我不愛紅腰豆,但更不愛甜點(不知是什麼甜點,是廚師特選喎,太冒險了!)和是日例湯(南瓜湯),可是這沙拉一顆紅腰豆也找不到啊,反而有少許有鮮味的蟹肉。


師姐點的意粉,賣相不俗,忘了她的評語。


我選了穩紮穩打的英式早餐,這道菜要做的難吃是很不容易的啊。炒蛋鬆軟有蛋汁,吐司脆而不乾,蘑菇新鮮,香腸和煙肉煎的香脆可口,$98 比 Frying Pan 親民一點。


老公的牛肉漢堡,牛肉餅不夠肉汁且帶點牛臊味,不是我的那杯茶,配菜粗身薯條倒很香脆美味。




地址 : 太古城中心1樓142號
電話 : 2967-8163

太平館

老字號的港式西餐廳


環境懷舊但很嘈吵,大叔們的服務很一般。相比下我覺得 Amigo 的大叔們服務態度十分優良,就是今天去「再興」買义燒,阿姐的態度也不錯啊!


各款食物標價不便宜,點晚餐套餐較化算。忌廉粟米湯 ,粟米很少,味淡。


羅宋湯不夠熱(老公最怕溫吞不夠熱的湯),兼且茄膏味太濃。


焗鮮牛尾,鮮牛尾連皮有特色,但牛尾可能焗過火,少部份皮肉有點乾韌,醬汁的味道也有點奇特,不像茄汁也許是紅酒汁,但又沒酒香,總之有點鹹有點酸。


葡汁焗四寶有雞、牛脷、蝦和豬排。葡汁面焗的尚算香,但內裡的醬汁嫌稀薄。


居然用油雞,這種 fusion 的 cross-over 烹調方向創意十足,佩服!


這店給我的印象是:最大賣點是懷舊。其實我也曾光顧過尖沙咀店,吃過名物如乳鴒、瑞士雞翅膀、炒牛河和鹹牛脷,吃後感如下:
乳鴿沒令我驚艷,沙田的燒乳鴿和「滬江」的醉乳鴿更好吃
瑞士雞翅膀,中式的豉油雞翅膀或創新的可樂雞翅膀也不比這瑞士雞翅膀遜色
炒牛河,「新景園」好過佢價錢又更便宜
鹹牛脷倒是不錯吃,但又不至於念念不忘要翻兜。
總結是,我找不到理由再到「太平館」!



地址 : 銅鑼灣白沙道6號
電話 : 2576-9161

Friday, March 14, 2008

牛記茶室

歌賦街也慢慢發展成一條食街,館子多元化,有一眾西式食肆如 Sup 1 、Mark One 、Lot 10、 Gough 40 、Paul's Kitchen 、Burger Republic、銀杏館和中式代表如「九記牛腩」和「牛記茶室」。去年和小臣小卡第一次光顧,老公轉工後每星期有一天在中環上班,因地利、水準穩定和價錢相宜也來了好幾次。


清湯腩 $78,湯清但味濃,蘿蔔十分甜也無渣。腩不是爽腩,少部份較瘦所以有點少韌,但整體質素不俗,不讓隔壁的「九記」獨領風騷。


和清湯腩同上的辣椒油很香口,怕辣的也不可錯過。


隔壁「九記」的爽腩,爽腩部位有筋膜所以入口膠質豐富很腍滑,當然也較肥膩飽滯。一碗小小的爽腩索價 $57,且除爽腩外也有不少牛筋,是否物有所值真是見仁見智。小臣給的貼士是買爽腩宜在晚上約八時左右到「九記」才有機會買到,居然買到爽腩,當晚應該也買六合彩!


冬菇馬蹄蒸肉餅,愛吃這店的蒸肉餅,肉餅很鬆很有肉汁,不會太結實又不會太多肥肉,最宜用以淘飯。


豉椒炒蜆,蜆是超級大塊頭,豉汁也香,不過以我的口味看來蜆好像炒的不夠熟。


玫瑰花皇太后雞,其實和豉油雞差不多,只是豉油滷汁中加了玫瑰乾花,老實說入口倒不大覺玫瑰香。這店的菜很家常風味,蒸肉餅和豉油雞都像媽媽做的菜不會多加熟油上色令入口更滑,我倆覺得比標榜住家菜的「住家菜」更健康。


蜜椒雞骨,當晚老板向大家推介說八時的「味力昭人」中也會出現這道菜,膚淺的我也就點來試吃。把雞搥的肉褪下只在頂端連接著骨頭,用豉汁黑椒蜜糖調味,是帶點西式的煮法。比意料中好,雞肉頗滑蜜糖配少許黑椒也很香口,我包辦了大半碟。


火腩大鱔煲,燒肉韌又偏鹹,鱔肉尚算滑也不腥,但醬汁嫌稠,冷卻下來像漿糊。


滑蛋蝦仁,這是第一次和小臣小卡光顧時吃的,蛋炒的鬆軟留有蛋汁及格有餘,但據說是鮮蝦的蝦卻沒欠鮮甜。街坊小館,有家常風味,價錢相宜,環境一般,不設加一不收開瓶費,每人消費約 $100。其他馳名菜式還有蒸長洲三寶(銀魚、蝦乾和魷魚乾)、椒鹽鮮魷、煎鹹魚肉餅等等。


地址︰中環歌賦街3號地下
電話:2546 2584

Thursday, March 13, 2008

團年飯@得龍

小友們的團年飯由「得龍」改了去「客家好廚」,想不到大伯也是選了在「得龍」吃團年飯。所以,有時命裡有時終須有!

「得龍」太爺雞,千祈咪走雞!太爺雞有淡淡的煙燻香,雞肉也很嫩滑,點了半隻後意猶未盡又再來半隻。


「得龍」和「港大校友會」的咕嚕肉是我吃過最好的兩家。


燒鴨倒也皮脆肉香。「得龍」的义燒也很不錯,有興趣吃黑豚肉义燒的記得早兩天致電預訂。


印象中這店的砵酒焗蠔是吃過中最好的,令我念念不忘。當晚失水準,生蠔不夠肥美多汁,外皮也不夠香脆,外皮上的粉有點濕和甩脫。


海鮮雜菜煲


粟米斑塊不夠「新斗記」好,要斑塊保持脆口的話那個粟米汁可另上,斑塊也欠了一點鮮味。


火腿小棠菜


咖哩牛尾煲伴蒜蓉法包,微辣的咖哩汁頗香也冶味,但牛尾嫌不夠腍也沒什麼肉吃,法包也烘的燶了一點。


蝦多士,其實我不是很喜歡吃蝦多士,因為麵包炸了吸了很多油入口嫌肥膩。


蝦子柚皮,柚皮不夠腍滑不夠入口即化,蝦子份量也不夠多,這道菜我覺得「西苑」做的不錯。


老爺不能吃無魚,點了這麵醬焗魚頭,可是老人家愛吃廣式蒸魚,這魚頭雖很香口冶味卻不是他那杯茶。總的來說「得龍」仍是一點價廉物美,值得經常來吃的館子,就連的士司機也說有很人山長水坐的士來吃,令在車廂中嘀嘀咕咕抱怨那魚不好吃座位擠迫環境一般的老爺也停止再怨聲載道!

君頤上海小廚

正如小彭所言,在香港也有不少館子小籠包做的不錯。這家我們光顧過好幾次,水準不俗且穩定。館子前身是「翡翠拉麵」,雜誌說又是因財失義親戚反目等等,現在成了另一家獲阿蘇金榜題名的店。

醉雞也有酒香雞香,只是肉質不夠有彈性。

小籠包一籠四只,好像也要六塊錢一只,個子比「鼎泰豐」的大。

皮薄多汁,看底部那豐沛的湯汁令包皮下墮,盪鞦韆測試順利通過,皮雖薄也不易被筷子弄破。肉餡鬆軟不會太結實,比「鼎泰豐」遜色的是肉汁略肥膩,可能肉餡中的肥肉比例重了一點。

清炖雞湯也有雞味,只是如香港「鼎泰豐」般欠層次,喝來單調也有點像盒裝的史雲生清雞湯。

白肉粉皮,因為前一陣子天氣很冷,突然想吃一點辣。白肉很薄忘了味道如何,粉皮很滑,那辣汁頗辣也很多油之餘麻辣中滲一點甜味也不錯吃。

蝦仁炒拉麵,麵質有嚼勁,吃了幾次以個人口味感略鹹,最好落單時囑咐少鹹。

地址 : 太古城寶安閣地下G510-511舖
電話 : 2568 9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