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2, 2006

慶生@益新

地址: 跑馬地誠和道69號地下
電話: 2834-9963

是十一月中三個食友的生日飯,漂亮的粉紅色香檳,香檳總令人聯想到慶祝和歡樂,是帶給人快樂心情的酒,可惜我只有看的份兒。


西洋菜豬肉蜜棗南北杏湯,清甜滋潤。我是外省妹,母親不會每一餐都煲湯,倒是嫁了廣東人後才發覺廣東人是很嗜湯的,即使沒有老火湯也會簡單的滾湯飲。


炒鮮奶,和在彭慶記常吃的質感不一樣,有點像賽螃蟹呢。


八寶鴨,這隻是乳鴨吧,個子不大,內裡塞滿了臘味糯米。很多食友覺得糯米沒有鹹蛋黃,食味比蓮香稍遜,我反而覺得也不錯。


焗魚腸,益新其中一個招牌菜。外皮烤得脆脆的,內裡乾身有陳皮香,是吃過最好味的焗魚腸,一點也不腥,不用下胡椒粉也很好吃。


另一招牌菜檸檬雞,用鮮雞做,雞肉鮮又滑,不過外皮炸完後淋上檸檬汁腍了少許。用鮮檸作的汁不會很稠,酸甜適中,來益新是值得一試的。


也是招牌菜的煙倉魚,樣子黑黑的不好看,但很好味。淡淡的煙燻香,魚肉又不會太乾,肉也多而厚身,推薦大家也要試一試。有食友之前在益新嚐過這道,他們說這次的部份肉較濕而那次做得更好。最怕聽到人家說某店每下愈況、無復當年勇....好東西好像都錯過了!


蘸倉魚的沙拉醬也沒馬馬虎虎,有雜果粒在內的啊。


咕嚕肉,不算差,但仍覺得香港大學校友會和得龍的咕嚕肉最好吃。


鬼馬牛肉,鬼馬即油條,這一道是不過不失,普普通通。


芥蘭拼津白,芥蘭只取最嫩綠的莖芯,鮮甜爽脆。


此店在細節上頗有心思,例如香檳杯會預先冰鎮。


紅酒也可換樽透氣,見識淺薄的我覺得這有點像花瓶!


食友提供的紅酒,我是門外漢,不會喝不能喝也不懂喝。


一頓飯下來覺這店是可再光顧的廣東菜館,店子面積很細,有意來最好先訂座。店子貼了預告會在渣甸山開分店。

吃在 Big Apple 之 Yakitori Taisho

地址: 5 St. Marks Place (Between 2nd and 3nd Ave)

星期五晚的大將有不少食客,門口也有很多人在等候。紐約一早已立法禁止在食肆和酒吧內吸煙,客人都很守規矩在門口才吸煙(雖然有人在旁邊抽煙也會嗅到煙味,但好歹也是室外,空氣流通點),我們的好日子也快要來臨了。

門口的燈籠為食店增添一點日本感覺。


點了 20 串燒物,有雞肉、雞皮、雞丸、蝦子、大蔥等。份量也蠻多的,只是吃串燒和天婦羅和壽司一樣,都是坐吧檯好,即做即吃,新鮮熱辣才夠過癮。一大堆燒好上碟送來,無可避免地有一些會涼了!




因為有最低消費,所以要另點雞翅膀和牛舌湊數。雞翅膀和美國其他人/食物/地方一樣 — 加大碼,不過嫌燒得不夠香脆冶味。這晚的相片都拍得差,或許是眼睏。


牛舌有嚼勁,味道不賴喎,說到底也是美國牛。老公說去美國一定要吃牛。


經過 15 小時的旅程,加上時差,吃完飯是相當疲倦,在往姨媽家的車程中小頭和老公已經急不及待的找周公釣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