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27, 2007

雙城記之北角鳳城

It was the best of time — 星期一至六早上九時至十一時落單,大、中、小點都只是 $10,不正是光顧的最好時機!




鳳城酒家的歷史可追溯至 1954 年,當年馮滿師傅在銅鑼灣建立第一家鳳城,1978 年和 1984 年馮滿的徒弟譚氏兄弟分別在北角和太子開分店,而銅鑼灣的老店在 1988 年結業。2002 年譚氏兄弟的師弟趙海峰和何盛標離開北角鳳城,帶同數位北角舊店的師傅在上環自立門戶,徵得譚氏兄弟同意,仍以鳳城為名。熟料後來上環鳳城夥同新光酒樓集團在多處開分店,令譚氏兄弟一度在報章刊登聲明,澄清正宗鳳城只有北角和太子兩家,別無分店。當中恩怨誰是誰非,外人難以判斷,只是說到食物水準,北角和太子店是較其他鳳城好,而太子店又比北角店高出一線。五月份和各小友飯聚太子店,近來 U Magazine 介紹飲茶的好地方,當中提到北角鳳城早市有特價,貪小便宜的小頭於是在上個週末趕在十一時前來飲早茶。

一坐下已大叫不妙:點解張櫈係濕嘅?不是前面濕,也不是後面濕,是旁邊濕!幸而當天穿的褲子是 Nike Dry-fit 料子,在大廳行幾轉已回復乾爽。趕著在十一時前落單,狂風掃落葉的點了一檯子點心。

鮮蝦腐皮卷 — 有腐皮香,但不算很鬆脆。


义燒腸 — 粉皮晶瑩剔透,义燒大大塊但不夠甘香鬆軟。


古法灌湯餃($21)不設特價,一籠有兩大只。滿心期待,小心翼翼的把餃子從鋼片上取下,放入碗中,生怕把餃皮弄破令內裡的湯汁漏出。


一口咬下去:有無搞錯?無湯汁嘅!有的是濃稠芡汁狀的漿糊物體,味道也略鹹。嗚嗚,沒有湯的灌湯餃就像失去靈魂只剩軀殼的行屍走肉。不知是不夠熱還是大菜糕下多了。


酥皮蛋塔,好好味啊,新鮮熱辣,皮鬆化,蛋糊有蛋香質感輕而滑,不甜膩。


爽肚,這個也很好吃,真的很爽脆。


燒賣,也沒難吃的理由。


蝦餃,皮在籠中已破了,一般,倒是真材實料大大只蝦。


鳳城另一名點是上湯粉果,早上只見蒸粉果也來一籠罷。粉皮略厚和韌,還是煎的脆脆蘸上湯吃好。


好大一隻糯米雞,只不過除了大之外沒可取之處,又見到漿糊芡汁,糯米入口黏黏糊糊沒什麼味道,餡兒也像用剩的餸頭餸尾。


地址: 北角渣華道62-68號地下及1樓
電話: 2578-4898


一場來到北角,怎能不帶老公來見識一下 13 座牛雜。牛雜要正午 12 時才開始供應,兩個無聊人唯有在隔壁的新光戲院研究大佬倌的花牌,天花的波波形吊燈消磨時間。


終於等到牛雜出爐,老公也讚這牛雜不錯吃,可我還是覺得晚上的較腍和入味。

1 comment:

  1. 灌湯餃應是不夠熱,不能把那些"大菜糕"(凝固了的湯)溶掉.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