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30, 2007

07年11月7日 白川鄉

白川鄉在 1995 年被列為世界遺產,合掌屋為當地特色建築。原來現時有八百五十多個世界遺產分佈各地,真沒想到先人除了遺下一個臭氧層穿了洞的地球給我們外,還留了這麼多遺產給我們,原來我們十分之、非常的富有!

前兩天在妻籠、馬籠和高山沾了一點寒,吃了感冒藥,被巴士的暖氣焗了兩小時,在我差不多要吐的時候剛好到站!

有關合掌屋和白川鄉的介紹和歷史,維基百科日本觀光振興機構和很多網頁都有詳加說明,我也不打算重複。我們第一站是合掌造民家園,這是一個戶外博物館,把 25 棟在白川鄉各地使用過的合掌造房屋移建保存。這兒和飛驒之里頗為相似,所以景物和建築對我們沒有驚喜。







接著我們過橋往另一邊的市中心午餐,又參觀和田家住宅(白川村第一任村長的家)。


重頭戲和必到景點當然是登上荻町城跡展望台俯瞰合掌建築部落,這小徑有很多碎石也頗跣,所以回程時我們決定改乘巴士下山。


欲窮千里目,果然要更上一層樓。


特別給阿茄的,真的有一個木牌列明地點和日子,給人拍照留念啊!其實對白川鄉是有一點點失望,因為在大街和各景點遊人如織人車熙攘,實有違心目中那隱世寧靜小村落的形象。也許正如小彭所言,要認識真正的白川鄉欣賞她的美麗,應在午後五時至早上九時大部份遊客離開後或未來臨之前。但我想,很難令我再有來一次的衝動。

豬手@玉葉甜品

Boxing day 在港大校友會吃完一頓豐富又滿意的晚餐後,意猶未盡的小友們拉大隊往「玉葉甜品」。大家拿著餐單心大心細的研究一番,阿姐來落單時,小友們各自落柯打,不外點熱或冰的綠豆或紅豆湯,綠豆湯又選附香草或是海帶,冷不防其中一位小友吐出:菜遠豬手!大家呆了一秒,之後「嘩」聲伴以熱烈掌聲鼓勵小友的創舉。

如果你當晚在座,你會:
A - 豬手上檯時(捱義氣)分享一件
B - 隔岸觀戰
C - 靜觀其變,好吃的話才分一杯羹
D - 拿出以羅果子鹽備用

愉景灣 30 週年

老公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就是在愉景灣上班,因緣際會有幸參加了愉景灣建立 30 週年晚會,在他工作上又有轉變的這關頭,回憶起初出茅廬的日子,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查氏家業的慶典,來採訪拍攝的當然是亞洲電視。


晚上還可遠眺廸士尼樂團的煙火表演


當晚衣香檳影,有 Moët & Chandon 香檳源源不絕的供應,當然也少不得歌舞娛賓。


賓客亦可登上『濟民號』參觀。『濟民號』是一艘長42米的歐洲高桅仿古帆船,她的本船 Bounty 於1784年建成,1787年英皇佐治三世下令將Bounty改建,加入溫室以作運載麵包樹(一種植物,其果 實可作食用),並重新命名為H.M.A.V. Bounty (His Majesty's Armed Vessel Bounty)。1787年8月5日,威廉‧布萊(William Bligh)上尉被英國海軍授勲為 Bounty 的船長。兩年後,英國航海史上家傳戶曉的叛變便在船上發生。這場叛變的影響深遠,一方面促使叛變者在比特根林島(Pitcairn Island))諾福克島(Norfolk Island)定居,另方面使布萊船長和十八名船員被放逐,然後在四十一天內用救生小艇完成了航行6700公里的壯舉。

H.M.A.V. Bounty 的叛變事件曾被改編為很多電影和電視劇集:
1935年:「叛艦牒變」(Mutiny on the Bounty) 由奇勒基寶主演
1962年:「叛艦牒變」(Mutiny on the Bounty))由馬龍白蘭度主演
1983年:「叛逆巡航」(The Bounty) 由米路吉遜和安東尼鶴健士主演

『濟民號』正是為 1983上映的「叛逆巡航」電影而建於1978年。有關 H.M.A.V. Bounty 的叛變事件詳情可參看香港興業集團的新聞稿




船艏像(又名波浪神)是以女性或野戰作造型的木雕,常見於 16 至 19 世紀的帆船,向人展示船隻的名稱和彰顯船主的財富及地位。


會場中設有一個 Flaming bar,bartender 會不時在 bar 檯上潑酒點火,令大家情緒更高漲。


紀念品也很有心思,想是為配合『濟民號』罷。小頭有一個魔幻羅盤了,my magic compass !

Saturday, December 29, 2007

價廉物美的早、午餐

「勝香園」的持牌人是麥鑽好女士,現年七十有九。三十多年前從前檔主手中頂讓了這牌檔,麥女士本為擔泥幹粗活的女工,丈夫有幾頭住家,也沒怎樣照顧她和兒女,沒什麼學識技能的她守著這小小鐵皮檔養大了五個子女。以前的香港人,生命力特別強,在惡劣環境也咬緊牙關熬過來,香港也沒成為一個悲情港口。不明白為什麼天水圍就特別悲情,是傳媒渲染放大了實際情況嗎?很多其他地區缺乏條件的香港人也很勤奮的生活,而政府的福利和協助已經比從前改進多了。

小頭爸媽初來港時言語不通(不是廣府人不會廣東話),學歷也不被承認,老爸脾氣硬不會圓滑待人,轉工也轉了不知多少次。記得小時侯很少去別人家拜年,因為爸媽沒錢封紅包給人家的小孩。人家來拜年,爸媽收了人家給我們的紅封包,入房間把錢換了個利是封便回禮給人了。大家不都是從苦日子活過來了嗎?人要自強,天助政府助也要自助啊!

想避開人潮,最好選一些較清閒的時間光顧「勝香園」,例如星期六早上十時。戴眼鏡的女士是二家姐李愛蓮 Irene,有洋名不出奇,人家是中學畢業生,會考有9分的。

拿紙筆的阿姐計數又快又準,望一望檯面上的食物飲品,眨眨眼已算出總數:$60 齊。見我手上拿著一張一百元,一個十元硬幣,一個兩元硬幣,問:你點計到咁多出黎?嘻嘻,我其實不大清楚每樣食品飲品的價錢,只好把各種零錢都拿一點方便找錢囉!

另一位阿姐見我吃鮮牛蛋麥多吃的津津有味,不忘跟讚自家出品:粗麥多好食呀!幾位阿姐都笑容滿面,落單送食物時都很友善,你說「唔該」,又回應「唔駛唔該」。當然人客多時不免有點忙亂,少點笑容禮數,但大家不要那麼斤斤計較哪。


馳名茄牛通,濃稠的茄湯仍然很好味,管他是鮮茄還是罐頭茄。牛肉鬆軟之餘有質感,非一般梳打牛貨色,通粉也沒一般茶餐廳煮的過腍的弊病。而紅腸,正如一位食友所說,在腸頂部剪花,令煎時不會捲曲,小處見心思。食友另一推介是鮮牛滑蛋麥多烘底,蛋嫩滑仍帶蛋汁,麥多鬆脆又不乾硬。此店食品全部即點即製,需要稍候,但質素是值得花時間等待的。點了一杯熱檸樂,檸檬都被"篤"出味,還附上被拍爛的薑塊,好夠薑味檸味,喝一口暖在心頭。意猶未盡,再來大獲好評的牛油檸蜜脆脆,"硬西包"厚身,烘的外脆內鬆,充滿麵粉香味,蜜糖有花香不很甜,之不過我還是較愛吃豬扒脆脆。請不要驚訝,這是二人份的早餐。

午餐再訪要站著吃的車仔麵一哥,小店對面是蘇絲黃近期介紹的「膳食小廚」,當店名物為榮式雞扒飯。看門前人頭湧湧,阿蘇的影響力真不容忽視車仔麵首選油麵,魚蛋很彈牙乃必食推介,牛腩炆的腍也不錯吃,牛丸、墨丸和雞翅膀一般,其他推介有大腸、蘿蔔和酸齋。不要忘記下點秘製沙爹醬,少許香辣很冶味,有畫龍點睛之妙。晚上有大餐吃,早餐又什豐富,為免吃太多飽飽滯滯影響食慾,二人分嚐一碗剛好。


勝香園
地址 : 中環美輪街2號排檔
電話 : 2544 8368
營業時間: 8:00 am - 5:30 pm,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車仔麵之家
地址: 灣仔晏頓街 1 號 A
營業時間: 7:00am - 7:00 pm,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Friday, December 28, 2007

邊走邊吃香港特色

小時候常常見到很多路旁賣小食的小攤子,賣的食物五花八門:螺、雞蛋仔和夾餅、炸雞翅膀和蘿蔔餅、魚蛋、腸粉、牛雜、煎釀三寶、碗仔翅、蔥油餅和窩貼、燒賣、棉花糖、滷味(橙色的雞腳、腎等等)、炒粉炒麵、酸漬李子/木瓜、牛雜、蔗...不過一來小時候家境不寬裕,二來父母親認為很多街頭小食衛生環境差, 所以光顧這些小攤子的機會不多。

到上了中學才有多點零錢和自由時間嚐試不同的小食,有點到現在仍然很愛吃,如魚蛋、燒賣、牛雜、車仔麵等等。有些從來都不愛吃,如涼粉冰。有些則慢慢熱情不再,如酸漬冰李子/木瓜(事實上吃完舌頭染成黃色、橙色是蠻嚇人的)和夾餅。

政府為了市容和環境衛生打擊無牌小販在街頭弄食物,逐漸這些小吃都遷入小鋪內。姑不論食物的處理和烹調的衛生情況是否有所改善,很多小吃的水準都好像下跌了,遇上粉雷雷的燒賣和魚蛋是非常敗興的事情哪!在師姐家嚐過「泉昌美食」的咖哩魚蛋,水準可真不賴,魚蛋彈牙咖哩香辣。傳媒也曾報導這店的臭豆腐,臭只是嗅覺上,吃下去一點也不酸臭,外皮倒是很鬆脆,炸的也不油膩,蘸甜醬吃也算不俗。


小時候坐火車出城,車廂內有大叔抬著一盤甜酸齋和滷味賣,所以對甜酸齋是有點情意結。灣仔的「東方小祇園」的甜酸齋做的不錯,入口沒有陳年油炸味,帶點煙韌,酸甜適度,色素也不太嚇人。你有難忘的街頭小吃嗎?


泉昌美食
地址 : 灣仔灣仔道150 號B
電話 : 25758278,幾次星期日下午路經,見這店沒有開門營業,不肯定是否休息。

東方小祇園齋菜
地址 : 灣仔軒尼詩道 241 號
電話 : 2519-9148

Thursday, December 27, 2007

香港大學校友會

記得股災之後本想與一眾小友飯聚於「港大校友會」,不巧此店當時正在裝修,要十月份才重開。昨日和小友們到南丫島郊遊,小友們本想晚上到西環「坤記」吃煲仔飯、豬骨煲,不過下午二時致電店方已說滿座,要待九時半後才有位,想不到碰運氣試「港大校友會」居然可訂到最後一張檯!

聽食友說他最近一次訂座需提供校友會會員名字方受理,但昨晚沒有遇上有關查詢,不過大家有心光顧的不妨作好準備,免得到時掃興。裝修之後門戶果然光鮮高檔了。


有校徽標誌的食具,令我想起九七年前在政府工作時用過那些有皇冠標誌的茶杯碟子,可惜當時沒順手牽羊拿走一套留念!(小頭可是奉公守法的好市民,不敢知法犯法)


此店名物之一的杏汁白肺湯。湯呈奶白色,上檯時散發出濃郁的杏香,入口順滑渾厚,又濃又鮮,回味悠長。豬肺和杏仁不是貴價食材,但這湯要花不少心血時間。豬肺要洗淨除去異味,先灌水沖洗,下白镬(燒熱中式镬但不下油)烘炒,又再灌水沖洗多次。杏仁攪碎榨汁後又要隔去渣滓,南杏味濃,北杏味香但帶苦,所以兩種杏仁的份量要適中互相配合才可達最佳效果。處理好的豬肺和杏汁加果皮、白菜、紅棗等同燉。這種花工夫的菜,我不懂作,就是會也嫌麻煩!


另一名物鹽焗雞。訂座時也提出預訂一只鹽焗雞,但店方說是日已額滿(通常要早一天或者最遲當天中午預訂,這天下午訂座時出了點小問題,店方是五時多才確認我們的預約),想不到抵達時服務生說多了一只雞可供我們享用,這晚的食運真不錯!古法鹽焗雞先把雞用醃料醃三小時,然後蒸六分鐘令表皮收縮,塗醬油時就容易上色,塗了醬油還要把雞吊起風乾約四小時。最後把一大鍋板岩鹽(較大粒適合焗雞)炒熱,約需半小時,鹽由白色炒至變黑溫度達二百度,把鮮雞包上三層玉扣紙,再埋在鹽堆中焗熟(過程可在 http://food.tvb.com/unforgettable_taste/video/02/04_300k.asx 觀看)。雞皮薄而微脆,雞肉透出鹹香且嫩滑多汁,那些鹽焗雞腎和珍肝極之香口,不過怕膽固醇只吃了一小塊。


此店第三樣必吃的菜式是咕嚕肉,這店和「得龍」的咕嚕肉是我吃過覺得最好吃的(聽說「陸羽」做的最好,但沒嚐過)。炸漿薄炸的脆而不乾韌,保留豐富肉汁,肉肥瘦適中入口帶油香而不生膩,芡汁濃稠合度剛好掛在肉上(我最怕厚厚的漿糊芡),味道也是甜酸融和,超讚。如果夏天來,這菜還會有合時令的子薑。


雙冬扒豆苗


腍而不羶的羊腩煲,比較對我這種怕羶的人的口味,不過真正愛吃羊的人就是愛那羊羶的味道。


想點荷葉飯,但荷葉飯要預訂,服務生推介生炒糯米飯,剛好最近食友大讚這糯米飯,正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飯炒的色澤均勻粒粒分明,入口煙韌有嚼勁不太軟又不太硬。配料有蝦米、臘腸、膶腸、冬菇粒等等,甘香油潤的糯米飯吃來一點也不覺肥膩!食友說比「陸羽」做的更好,那我們真是賺了,「陸羽」的咕嚕肉要一百元一碟,糯米雞(整只雞去骨釀入糯米飯再炸)要四百元一只啊!


整晚最失色的是這土魷蒸肉餅,肉餅好像肉漿似的毫無質感。除此之外,每一道菜都令大家很滿意,買單 $11xx,物有所值。大頭蝦小頭記錯了 boxing day 是和各位小友相認的一週年紀念日,正確日期該是 12 月 17 日,想起當天懷著興奮又有點忐忑的心情去「雪村」見素未謀面但在網上交流已久的一眾小友,轉眼間一年了!希望大家笑口和胃口常開,來年食運和旅運更勝今年,乾杯!


地址 : 中環德己立街2號101室
電話 : 2522-7968

Tuesday, December 25, 2007

糖不甩(險些)殺人事件

「盛記」位處中環,是碩果僅存的大排檔之一,這是真的排檔,沒有鋪位,桌椅都擺在街上。


不同款式的小菜,價錢相宜,最貴的也不超過五十塊。


啫啫雞煲,豬肝厚身熟而爽口一點也不乾韌,雞塊也滑。


椒鹽骨香脆,但很肥膩,很多油剩在碟上。


嘩,鑊撈蝦仁炒蛋!炒得黑黑的蛋,很倒胃口,蝦仁不新鮮好像還有點腥。這道菜,不及格。


涼瓜炒牛肉,不過不失,牛肉沒下太多梳打粉不致毫無質感,可以加點分。


飯後往「玉葉甜品」吃馳名香草綠豆湯,起沙的甜湯足料夠火侯,清甜滋潤。


灑滿椰絲和芝麻的糖不甩,糖不甩軟糯煙韌,我嫌略甜。我其實不愛吃椰絲,原以為糖不甩上是灑花生碎!椰絲太零醉,吃的時候給嗆倒,椰絲哽在喉嚨,差點給哽死發生糖不甩殺人事件。




盛記大排檔
地址:中環士丹利街82號對面(近嘉咸街)
電話:25415678

玉葉甜品
地址︰中環伊利近街,近荷李活道66號側2號檔
電話:2544 3795

16 件自選@岩浪

上次單獨來吃天婦羅覺質素不錯,星期天(12月23日)帶老公來,愛吃壽司的他心大心細拿不定主意,就來一個 16 件自選,一次過可試壽司和天婦羅。

壽司的用料也十分新鮮,不過份量較袖珍,加上壽司也搓的略嫌鬆散,如果想在銅鑼灣吃壽司的話,似乎「千里之月」和「湖舟」較划算和有質素。


正如小卡所言,天婦羅的質素改進了,炸漿更脆,而師傅仍舊很用心的逐件炸好摔掉多餘的油,又待我們吃完一款才炸另一款。今次又學了新的東西,師傅說蝦體積小一點的更爽甜,當然客人較愛看見體積巨大的海老因感覺上是有賺!第二次吃目光魚,比上次更能欣賞那濃郁的魚味。來「岩浪」,還是該吃天婦羅。


師傅很慷慨,我倆分享一個 16 件自選,可是他們還是送來了兩份沙拉、味噌湯和飯後水果。壽司師傅還私人醒了這瀨尿蝦的箝肉,聽著也覺珍貴難得,多謝多謝。

聖誕點滴

在「湖舟」吃過午餐,當然要四處逛幫助消化

1. 鵝頸橋劏魚景,好大一條魚,好大個魚頭


2. 中環「有食緣」,黃雙如小姐開的店子有不少貴價高質素的食品,但最令我感興趣看的在收銀櫃檯背後一列自家醃果子如梅、桔等,年份由 1963 開始,每枚售價是: 醃製的年數 X $1.2 !

3. 遠遠已見擺花街口有一堆人聚集,心想:不要告訴我還有人在「泰昌餅家」門口排隊買蛋塔,真真真不值得花這時間和精力。走近了卻原來是電視劇取景。


八卦小頭也去湊熱鬧。吓,怎麼高清拍攝也只是依靠兩塊反光板而已?!馬國明真人原來後生過上鏡好多,而且樣貌不俗。而徐子珊小姐....

藝人的悲哀:
旁觀路人甲:好似係港姐..
旁觀路人乙:台慶攞獎那個..
但始終叫不出妳的名字

港姐的悲哀:
旁觀男士甲:嘩,勁厚粉...
旁觀男士乙:成個xx咁
但真的好濃粧,很假很不自然


4. 近期大熱的嘉咸街,沒有緣光顧富貴雜貨店的我,在「九龍醬園」買了鹹檸檬,三大個共銀 $11,沖蜜糖或加七喜/雪碧都是香港特色飲品。


5. 在「玉葉甜品」不遠處又有一堆人聚集,又有人拍戲


右下角戴假髮坐著的男士好似張家輝


7. 原來中環有孫中山史蹟徑,這好像是第十二景點,興中會舊址

聖誕@湖舟

有近一年沒有去「湖舟」,近來見在 Facebook 幾位食友對這店都讚口不絕,就在聖誕節中午來吃聖誕午餐。

豐富的一號定食(好像是櫻定食,不肯定) $180,熱小食一款,冷前菜三小碟,五款飯,還有盛岡冷麵。


美味的焗芝士小吃。芝士表面烘的極帶點脆,入口煙韌香濃;內裡有些金菇和小塊雞肉,沾滿溶了的芝士,幸福的開始啊!


五款飯包括:帶子


肥美的拖羅,輕嚼下充沛的魚油慢慢滲出滿佈口腔內,幸福滿溢


海膽是比不上在北海道吃的鮮甜,但水準也不俗


飽滿的漬三文魚子,粒粒晶瑩剔透


最沒期望的蟹肉令人驚喜,是貨真價實的鮮蟹肉,結實而有鮮味,比在北海道場外市場吃的零碎的蟹肉鬆好吃得多。




煙韌有嚼勁的盛岡冷麵,和清爽的青瓜絲和微帶酸辣的泡菜同吃很醒胃,不過我覺得「和宴」做的較好吃。


幸福豐富的午餐以甜橙作結


食材新鮮高質素,只嫌醋飯冷和硬了一些,所以剩下不少飯。而且最最令我嘆惜的是,原本這套餐附茶壺湯,但現在沒有了,不過餐單上沒有改,所以令我好生失望!